- 壓型鋼板廠家開拓海外市場的幾個建議
- 作者:
- 類別:員工日記
- 瀏覽次數:1266
- 發表時間:2020-01-31
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國內壓型鋼板廠家也從僅僅關注國內市場向國內海外市場兩條腿走路的方向轉變,那么壓型鋼板的海外市場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壓型鋼板廠家應該從國內市場重加工輕技術轉向市場與技術并重轉變。以前,如果壓型鋼板板型符合要求,強度厚度鍍鋅量滿足,就可以靠價格來取勝了,不管是施工方還是業主方還是壓型鋼板廠家,均對技術嗤之以鼻,認為壓型鋼板沒什么技術含量,一句話:壓型鋼板塌不下來就沒事。壓型鋼板行業經過三十余年的高速發展,現在看來真的沒什么技術可言了,那些技術既改變不了價格問題,又解決不了付款問題,也就是一個“噱頭”了。但是,對于海外市場,還真不是這樣。
樂上壓型鋼板在澳門氹仔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走廊項目中,首先提供關于符合原設計的計算書,而且按照歐標或者澳標;而樂上壓型鋼板在孟加拉BRAC項目中不僅僅按照歐標出具計算書,而且客戶要求壓型鋼板廠家出具英文版的安裝手冊。雖然這里面還是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在里面,但與國內相比還是嚴格多了。
其次,壓型鋼板廠家在開拓海外市場時,應該盡量去取得海外機構的認證。壓型鋼板行業,我認為含金量比較高的時英國(歐盟)的US測試,和美國的UL認證。獲得這兩個測試或認證,基本上在全球市場上都可以獲得準入,且有更大的機會獲得訂單。但是,獲得的代價不菲,每個都在20W之上,也是讓國內壓型鋼板廠家卻步的一個原因吧,但是,如果獲得了,其市場的開拓事半功倍。
再次,壓型鋼板廠家應該擯棄那種偷工減料的思想,實打實的打磨產品,精又精注重細節。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品牌和口碑建立的開始,大家都喜歡便宜,然而那是在產品標準和質量都能夠保證下的便宜,如果通過偷工減料來獲得利潤,最后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僅貨款收不回來,連自己的口碑都毀掉了。即使,對于一些價格不能夠談攏,也可以把成本核算發給客戶,以求得客戶的理解,從而成單。聽說過一個故事,國外客戶采購了一批不銹鋼材質的壓型鋼板,按照合同規定,材質是316,而這個廠家以次充好用304代替316,結果到了國外,檢測不合格,全部退貨,并且打起來國際官司。所以,對壓型鋼板廠家來說,在開拓海外市場過程中,誠信是最重要的。
這些是在壓型鋼板廠家在開拓海外市場中,給大家的一些建議,后面有新的想法會再次撰文。